10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争论多年的房地产税终于即将落地。这对中国的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房地产市场趋冷的环境下,政府依然加快了推进房地产税的改革,体现出政府对这项改革的决心。
从宏观角度来看,这将是中国未来五年最重要的改革措施之一。房地产行业在中国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有市场分析估算,中国经济GDP的四分之一都和房地产行业有着直接的关系。中国居民的财富中,房地产占据的比重最大,高于股票和债券。同时,关于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的讨论一直不绝于耳,从房价收入比等指标来看,中国房价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确实处于比较高的水平。
房地产行业在中国经济中的占比过高,一直被一些分析人士认为是中国经济的重要风险点,如果通过五年的时间能够把房地产在中国经济中的占比逐渐降低,可以有效地降低中国的宏观风险,同时解放出更多的金融和人力资源,为发展其他行业提供支持。房地产行业转型的过程中必然会伴随着一些风险暴露出来。今年以来,中国的城市房价走势分化比较大。一些经济欠发达城市人口流出,房价甚至面临下跌的压力,在这样的宏观环境下,房地产税的推行需要因地制宜。政府未来几年需要通过房地产税试点逐步摸索出适合国情的改革方案:如何平衡全国各地区的利益诉求,帮助一二线城市稳定房价,达到房住不炒的政策目标,同时避免房价面临下降压力的城市出现过度的调整。
习近平主席在10月21日《求是》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特别强调了要达成共同富裕的四个原则,其中之一是坚持循序渐进。他提出“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有充分估计,办好这件事,等不得,也急不得。一些发达国家工业化搞了几百年,但由于社会制度原因,到现在共同富裕问题仍未解决,贫富悬殊问题反而越来越严重。”我们认为政府可能会通过各地一城一策的方式找出适合中国的房地产税改革方案,然后推进到全国。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几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