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等级参考:C1:20-30 C2:31-50 C3:51-70 C4:71-90 C5:>90

视角和动态

市场是不是对疫情 “免疫”了?

2020-09-15

仅仅几个月前,新冠疫情病例每日新增的数据还总导致股市惶惶不可终日。


如今,一切都变了。大家仿佛对每日数据已经麻木不仁。尽管全球的确诊病例累计总数在不断攀升,大量中小企业仍在垂死挣扎,但股市基本没有受到影响。


新冠疫情在多个国家持续恶化,全球每日新增人数已经从7月份的约20万例上升到了9月份的近30万例。印度屡创新高,接近10万例的每日新增,占据了全世界总案例的1/3。一直处于爆发高位的美国和巴西,日增3万多例新增确诊病例。在欧洲,处于二次爆发上升趋势中主要的四个国家法国、西班牙、英国和意大利仍贡献了每日近2万例的新增确诊(图1)。



金融市场似乎对于疫情的数据变得不再敏感。在3月和4月,金融中心的基金经理和分析师们每天都高度关注新增病例人数的变化,一个数据的好坏可以立刻在大盘指数上显示出来。而现在,每天的新增病例人数已经不再受到特别关注,华尔街的报告在更多地讨论美国大选。疫情不断恶化,而一些国家的股市反而创下了历史新高。


究竟这样的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保银投资团队认为有以下因素的考量。


首先,虽然疫情新增人数依旧在突破历史新高,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死亡率已经从6月的5.2%下降到9月的3.2%(图2),而入院率也显著降低。随着疫情主要爆发的国家对于防控和治疗新冠病毒的经验不断丰富,医疗系统的负荷已经在不断降低。医护人员对处于不同症状层级的患者能够采取更有效的治疗措施,从而提高了治疗效率。而易受新冠病毒影响的老年人也加强了对于病毒感染的日常防护,例如在疫情二次爆发的欧洲,老年人确诊的比例大幅降低;同时,虽然年轻人的防御意识较低,但其更强的免疫力也保证了医疗系统不会再次过度透支。



第二,各国政府也采取了更适合本国国情的防疫手段,从而降低了反映经济真实情况的高频数据与疫情新增的相关性,换句话说,新增疫情已经不再严重地影响公司的运营和个人的工作。随着四五月份许多国家逐渐解除“居家令”,经济开始重新复苏。即便各国在与疫情斗争中仍存在着新增确诊病例不减反增的情况,但是更具针对性的防疫措施也令许多受新冠影响较轻的行业得到了有效复苏。无论是从公司,还是到个人,都做好了与病毒长期共存的准备,此过程也促进了线上会议、协作机器人等行业的发展,给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动力。



第三,多个国家的新冠病毒疫苗研发都取得了较为顺利的进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新冠病毒疫苗候选疫苗现况(草案)》统计,全球目前有31种候选疫苗正处于临床评估阶段。中国团队参与研发的项目共8个,其中4个项目的疫苗已处于Ⅲ期临床试验阶段(图3)。此外,3个来自美国、英国的项目也进入了Ⅲ期临床试验阶段。援引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张文宏主任最新的论述:以中国为例,最早进行灭活疫苗接种的试验者,在4-5个月后仍然有较高的抗体水平。而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文章也可以看到,国外的康复者也维持了对新冠病毒较高的免疫能力。因此,疫苗能够有效地阻碍病毒的进一步传播。随着中国、美国和英国等国家多个进行临床Ⅲ期试验的疫苗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获得审批通过,全球抗击疫情的情况预期也会大幅好转。

研究见解 公告及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