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等级参考:C1:20-30 C2:31-50 C3:51-70 C4:71-90 C5:>90

视角和动态

创业板创新高,为什么手中的股票依旧不赚钱?

2020-06-30

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重挫,主要股票指数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下跌。


在市场普跌的情况下,创业板却一枝独秀,走势喜人。截止2020年6月24日,创业板今年以来的涨幅已经有32.50%,创下近4年的指数新高。



创业板创下4年新高,可大部分投资者却没有赚钱的感觉:股市在涨,指数在涨,但自己手中的个股不但没涨,甚至还调整了。


为什么指数涨了,我们手中的股票依旧不赚钱呢?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惑。


保银投资把创业板主要成分股近4年的涨跌幅找出来,做成以下的分析图表:




创业板中成立4年以上的股票合计510只,分析这510只股票最近4年(2016年6月24日-2020年6月24日)的涨跌幅表现。我们发现尽管指数涨了,但大部分股票都是在亏钱的


收益居前的几只股票,最高上涨了6倍;而跌幅最大的股票,譬如乐视网、神雾环保等市值都已经跌去90%以上,面临着退市的风险。


我们统计一下涨跌幅的占比,神奇的“二八定律”又出现了。


二八定律又名帕累托法则(定律),也叫巴莱特定律、最省力的法则、不平衡原则等。


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者帕累托偶然注意到19世纪英国人的财富和收益模式,帕累托从大量具体的事实中发现:


社会上20%的人占有80%的社会财富,即财富在人口中的分配是不平衡的。


实际上,二八定律理论被大量应用到社会学、企业管理学等等领域:企业80%的利润是由20%的产品创造的,股票市场中只有20%投资者能长期盈利,另外80%投资者却常常赔钱。


过去10年,美国经历了十年长牛,其中市值最大的五只股票:苹果、微软、亚马逊、谷歌、Facebook,贡献了指数的大部分涨幅。


近两年,A股中的二八定律现象也越来越明显。无论是创业板,还是上证指数、深圳指数,都是优质个股带着指数在上涨。


究其原因,A股市场正在起变化


一方面A股的资金构成中,机构资金比重正在增加。从海外资金来看,随着金融开放持续加码,陆股通的开通、纳入MSCI指数等,外资通过多种方式流入A股。从国内资金来看,金融行业打破刚兑,净值化的产品越来越多,公私募基金等资管机构正蓬勃发展。而这些机构资金更偏好现金流稳定,业务前景广阔的行业龙头公司,助推了优质个股的上涨。


另一方面,A股改革不断推进,上交所近期公布修订上证综指编制方案,剔除被实施风险警示股票;延迟新股计入时间;科创板证券纳入上证综指。改革后的上证综指有望更真实反映A股基本面,劣质公司可能进一步失去部分被动资金,优胜劣汰的A股生态正在形成


未来,个股齐涨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指数上涨,个股不涨的现象可能还会更加明显。


优秀的选股能力会是在股票市场中盈利的终极法宝。


普通投资者往往没有大量时间精力从上千只个股中选出好的股票,借助专业机构或许会是更优选择。

研究见解 公告及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