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等级参考:C1:20-30 C2:31-50 C3:51-70 C4:71-90 C5:>90

视角和动态

热手效应与赌徒谬误

2020-11-03

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发现,投资者往往是非完全理性的,其自身所具有的种种认知偏差对其投资决策行为有显著的影响。中国股市30多年的发展历程经过几度沉浮,在经历股价连续上涨或下跌的期间,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和交易行为也会受到认知偏差的影响。“热手效应”和“赌徒谬误”便是常见的两种心理现象。


热手效应:
热手效应来源于篮球运动中,指比赛时如果某队员连续命中,其他队员一般相信他“手感好”,下次进攻时还会选择他来投篮,可他并不一定能投进,因为投篮是否命中的实际结果之间并不存在正相关的关系。科学家把这种仅凭一时的直觉,缺乏必要的分析判断就采取措施的现象叫做“热手效应”。

赌徒谬误:
赌徒谬误是一种错误的信念,主张由于某件事发生了很多次,因此接下来不太可能发生这件事,或者由于某件事很久没发生,因此接下来很可能会发生。比如重复抛一个硬币,连续多次抛出反面朝上,赌徒可能错误的认为,下一次抛出正面的几率比较大。而实际上,硬币抛出正反的几率永远各为50%。

投资启示

由于投资者的非完全理性,在资本市场上面对股价连续涨跌的序列信息时,投资者会产生一定的认知偏差,“热手效应”与“赌徒谬误”均会出现。


牛市中,当股价开始上涨,投资者们在“热手效应”作用下,认为上涨的股票有价值。当股价持续上涨,投资者们将越来越倾向于买进股票。但当股价连续上涨至超过某一临界点时,在“赌徒谬误”作用下,投资者会出现反转的预期,认为股价上涨的空间越来越小,上升趋势即将反转,于是转而作出卖出决策。


有研究显示,在面对股价连续涨跌时,投资者同时存在“热手效应“和”赌徒谬误“,两种心理交替主导,其中“赌徒谬误“作用更强于“热手效应"。


显然,这两种心理现象均让人凭借没有逻辑支撑的直觉或者猜测而做出决定,不利于投资者作出理性的投资决策。在市场中,我们应尽力避免认知偏差,遵从价值投资的理念,由基本面出发,通过洞悉公司产品在同类中的核心竞争力及对变化环境的适应性,深度剖析公司治理结构、财务状况、市场份额、发展前景,深入研究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方向及生命周期作出对投资标的的理性判断,进而做出符合逻辑的投资决策。


每个人都想抄底摸顶,但真正做到抄底摸顶的凤毛麟角。下一次入场前,先问问自己:入场的理由是什么?如果仅仅因为是出于直觉或感觉,那么请您一定要警惕起来,因为您可能掉入了“热手效应”或者“赌徒谬误”的陷阱之中。

研究见解 公告及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