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等级参考:C1:20-30 C2:31-50 C3:51-70 C4:71-90 C5:>90

视角和动态

保银周评:创新药领域BD交易出现复苏势头

2025-10-20

01. 市场行情



周市场延续防御态势,低波动、低估值、低换手的特征持续强化,当前已处于历史上的极强水平。从风格来看,基本面相关风格整体保持中性。尤为特殊的是,大市值板块近期快速下跌,且跌幅显著,远远跑输小市值板块,这种现象在市场整体下跌的环境中较为少见。


02. 行业点评


宏观


尽管中美双方的沟通语气有所缓和,但经过多轮反复博弈后,美股、港股等风险资产已难再回到前期高点。当前市场仓位处于高位,叠加投资者普遍存在落袋为安的心态,导致风险资产整体呈现“易跌难涨” 的格局。具体来看,基本面扎实的标的在下跌幅度较大时,仍能观察到抄底迹象;而基本面存在问题或前期单纯依赖炒作的标的,则可能陷入持续阴跌。


9 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为 8.7%,较 8 月下降 1 个百分点,核心原因是政府债券净融资规模同比少增。尽管 9 月政府债新增规模仍达 1.2 万亿元,与近几个月水平基本持平,但受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同比增量显著减少,进而拉低了整体社融增速。从信贷结构看,居民部门与企业部门的中长期贷款均保持疲弱态势。9 月信贷市场呈现一个明显特征:企业短期贷款同比继续多增 2500 亿元,与 8 月表现一致。这一现象表明,在企业中长期贷款需求不足的背景下,市场正通过增加短期贷款来实现信贷增量。


金融地产


互联网金融(互金)板块近期表现偏弱,主要反映出市场对两大风险的担忧:一是监管政策的不确定性,二是行业三、四季度的业绩预期。目前来看,该板块仍需等待更明确的监管指导信号,以缓解市场顾虑。


从现有信息分析,由美国非存款性金融机构主导的私募信贷领域,其违约风险整体可控,引发类似 2008 年系统性金融危机的概率较低,核心原因有四点: 私募信贷行业规模约 1.3 万亿美元,在全美整体债务中的占比相对较小,且并非所有规模都会面临违约风险。 私募信贷主要由 NDFI 而非银行承做,NDFI 的资金来源多元化,涵盖银行拆借、保险公司资金、养老基金、债券融资等,与银行资产之间存在缓冲层,风险传导至银行体系的概率较低。 私募信贷未衍生出复杂的结构性金融产品,且风险敞口主要集中于美国金融机构内部,风险扩散范围远小于 2008 年的次贷产品。以新加坡、香港地区为例,当地银行基本无相关敞口,且当前资本充足率远高于 2008 年,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 尽管系统性风险触发概率较低,但信贷领域出现风险事件,仍释放出两大信号:一是美国经济弱化的趋势正逐渐显性化;二是美国金融机构的信用成本大概率将抬升,这会进一步增加美联储降息的必要性。


美国几家金融机构近期发布的2025年三季报分别反映出三大信号:一是汽车贷款风险显著改善;二是美国消费者消费韧性仍在;三是次级消费者风险得到一定控制,不过机构仍保持谨慎的信贷发放态度。


消费


新能源车购置税减免政策的技术门槛有所提升,明确要求插电式混合动力(插混)车型的纯电续航里程从 43 公里提高至 100 公里。这一调整将倒逼车企加速动力电池、电驱系统等核心部件的技术迭代,同时进一步推动行业单车带电量的提升。


尽管今年金价涨幅较大,但黄金价格上涨节奏与品牌调价存在时间差,导致黄金珠宝公司毛利率(GPM)仅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整体盈利基调(tone)可能偏温和。


制造业


随着企业对数据集成重视度提升,越来越多企业开始采购现有 SaaS 公司的数据产品,这一趋势对应用层企业形成利好,建议对相关标的持空头立场的投资者保持谨慎,但长期仍维持 “软件重写” 的核心观点。


2025 年第三季度(Q3)业绩期临近,PCB 海外产业链大概率会不及预期(miss),核心原因包括三方面:一是英伟达 GB200 芯片此前堆积的库存;二是 GB200 向 GB300 切换的过渡期影响;三是正交背板技术存在不确定性。受此影响,PCB 板块近期出现回调。展望 2025 年第四季度(Q4),随着技术方案确定性增强、GB300 芯片产能逐步释放(ramp up)。


陆上风电增值税退税政策将于 11 月起取消,海上风电退税政策将于 2027 年底取消,同时核电新核准项目也将取消增值税 “先征后退” 优惠。这一政策调整对绿电独立发电商(IPP)构成利空。


周期


动力煤价格出现超预期上涨,核心驱动因素来自异常天气与非电需求向好的双重叠加。一方面,南方沿海地区持续遭遇异常高温,电厂日耗(日均耗煤量)显著攀升;另一方面,北方降雨天气影响煤炭主产区的生产与运输效率。当前市场对冬季冷冻天气的预期逐渐升温,叠加冬储囤货需求增强,进一步推升煤价。同时,在反内卷保供政策尚未完全发力的背景下,煤炭产量持续受到压制,动力煤与焦煤产量均同比下降,供给侧调控已显现一定成效。复盘往年数据,每年这一时间段动力煤价格上涨概率本就较高,而今年因供给端持续受限,煤价上涨趋势更为明确。


周文华商品指数突破关键支撑位后大幅下行,直接跌破 160 点整数关口。从细分品类看,国际原油价格延续大幅下跌态势;有色金属板块冲高回落,对商品市场整体形成拖累;黑色系中,铁矿石价格大幅补跌,进一步带动成材(钢材)价格走低;农产品板块则延续分化走势。


宏观层面,国内 9 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与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均维持偏弱态势,国际上中美贸易冲突再度升级,二者共同对大宗商品的需求预期与价格形成压制。此外,国内股票指数冲高后承压宽幅波动,也对商品市场情绪造成较大影响。综合判断,短期内大宗商品预计延续偏弱格局下的宽幅震荡行情。


随着海外战争局势缓和、中美贸易战相关谈判临近,黄金价格在经历一段时期的冲高后,开始进入回调阶段。


根据巴西蔗糖行业协会(Unica)最新数据,巴西食糖主产区 9 月下半月产量达 314 万吨,同比增长 10.8%,显著超出市场预期,且同期甘蔗出糖率与榨蔗比均处于较高水平,显示生产效率良好。与此同时,不同机构对全球食糖供需的预测均指向供应过剩:BMI Group 预计 2025/26 榨季全球食糖过剩量将达 1050 万吨,较上一榨季显著扩大;Covrig Analytics 亦预测全球将出现 410 万吨的食糖盈余。这一系列高产与过剩预期,加剧了市场对食糖供应过剩的担忧,直接压制糖价的反弹动能。


上周末,美国针对支持国际海事组织(IMO)净零框架的成员国,提出态度强硬的反制措施;本周五,IMO 决议将净零框架的投票时间延迟一年。这两个事件表明,现阶段各国在国际船运脱碳议题上分歧较大,短期内将对绿醇、绿氢等船用替代燃料的推广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医药


周五创新药领域共达成 5 笔对外授权(BD)出海交易,单笔首付款区间在千万美元至 1 亿美元,显示 BD 交易已出现复苏势头。从往年规律看,四季度通常是 BD 交易的旺季,预计临近年底可能有更多交易落地。不过,当前市场对 BD 交易的 胃口已明显提升,仅靠常规规模交易难以满足预期,仍需更多大额、重磅 BD 交易来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

研究见解 公告及通知